蔚来这次背刺油车的ICC,到底是一种什么技术
蔚来推出国内首个全栈自研的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引发热议。
讨论的核心,除了技术本身,还有对蔚来的好奇:
以用户服务著称的“车圈海底捞”蔚来,啥时候技术这么硬核了?而且还是在传统车企拿手的底盘技术领域。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蔚来的ICC智能底盘域控制器到底有啥不同?
以及拿下高端、服务2大标签,蔚来真的像李斌无数次强调却被大众淡化的那样,是一家重视研发能力的公司?
智能底盘控制器,有啥不一样?
从蔚来官方披露的信息来看,相比传统机械式底盘,此次推出的智能底盘有1个最大的不同:
底盘控制集中化。
具体来讲,就是将传统底盘的核心部件,包括悬架、减震器以及EBP在内的100多个部件控制器,在感知和决策层面,集中到一个域控制器中,通过软件算法进行智能调配控制。
也就是蔚来的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
部件控制器的角色,就只在决策层面发挥作用。
而这种技术演变,其实也是目前智能车赛道电子电气架构变革的一个缩影——架构集中化。
类似的底盘控制设计思路,在特斯拉的车型上同样有所体现。而其他厂家,虽然在电子电气架构上也在往域集中式方向发展,但对于底盘控制器,主要还处在分布式架构到集中式架构的过渡阶段。
比如小鹏,通过整车控制器(VCU)为底盘多个构件单元提供协调,而没有对底盘进行专门的域控制器设计。
所以,这种域集中式的底盘控制方式,到底有什么优势,能成为主流智能车主机厂的一致选择?
蔚来官方披露,主要有3大核心优势:
首先,底盘快速迭代成为可能。
传统的底盘方案,供应商五花八门,涉及供应链上下游的多个主体,车厂针对一款底盘的设计调校,往往需要与众多合作商分别定制需求,调整参数。
底盘开发周期,也需要配合上游供应商的步伐。再说到底盘迭代,往往一个部件的改动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费时费力。
而域集中式的底盘控制,只需要通过FOTA的方式对域控制器进行软件升级,迭代时间就可以大幅下降。
具体能优化多少?
以空气悬架与动态悬架阻尼控制参数调整举例来说,如果按修正一个路面特征的性能细节来看,蔚来自主研发ICC后,一般1.5个月后就能快速FOTA,而传统来说至少需要8个月。
其次,底盘体验可以持续进化。
智能底盘的迭代方式,主要是数据驱动的,根据车辆使用的场景,车载信号和传感器信号在交互中可以大量收集实时路面信息。
而调试工程师则会通过实际情况,寻找不同场景下的最优底盘设定参数。
比如激烈驾驶、城市路面和节能模式下的悬架硬度等等设定,都能在不断学习中进行持续的优化推送。
最后,就是底盘与自动驾驶的适配。
要知道,传统驾驶和智能驾驶的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车身状态的可预见性。
比如在智能驾驶模式下,车辆传感器可以对几百米外的路面情况进行感知处理,不同的路面,需要车辆进行不同的回应。
域集中式的底盘,就可以快速对智能驾驶系统的预判和决策作出反应,提升车辆的舒适性。
而传统的底盘,由于分布式的架构,需要智能驾驶系统同时调动上百个控制器,反应速度远不及域集中式底盘。
除此之外,智能驾驶系统还能对不同场景下的底盘反应做针对性的设置。
比如在高速NOA状态下,利用电机产生的负扭矩作为制动力的保护和备份,能系统性降低关键功能的失效概率,极大提高驾驶安全性。
最后,蔚来自研国内首个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量产搭载了吗?
蔚来表示,ICC已经在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NT2.0车型上量产上车,包括现在已经进入交付阶段的ET7。
除此之外,即将交付和发布的两款新车ET5和ES7也将搭载。
蔚来为何自研ICC?
一个最核心的原因,智能车时代的智能化底盘,主机厂需要更大的底盘话语权。
为什么?
要弄明白其中的缘由,就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智能车时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底盘?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发布的《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图》,对智能车底盘的要求如下:
是通过线控系统的全局集成控制,从传统底盘控制的分布式功能开发,到面向客户感知和体验的性能品质开发,进而实现更加安全、舒适和低碳的系统性能要求。
从定义和要求来看,至少需要满足2大要求:
满足自动驾驶安全冗余以及可快速迭代。
而能满足以上两大要求的最好方式,就是分布式的控制架构,转向集中控制,现在的集中阶段,就是通过域集中式架全盘控制底盘系统。
蔚来ICC底盘域控制器,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路进行设计开发的。
在这样的需求之下,主机厂的底盘话语权需求就更加迫切了。
上文提到过,传统的底盘设计方案,是主机厂从不同的Tier 1或者Tier 2供应商那里进行合作定制,分别调试参数,最后主机厂再进行集成。
这样的开发采购方式,就是主机厂的底盘升级迭代主动权,永远掌握在博世、大陆这样的供应商手中。一款车的底盘风格,从下了生产线到消费者手中,几乎无法改变。
也因此,才会出现不同车企和车系固定化的底盘感受,比如有人喜欢宝马,有人热爱奥迪……
但智能车时代的要求是,车辆可以不断学习提升,不管是智能驾驶,还是座舱交互,当然也包括乘坐感受。
所以自研底盘域控制器,就在底盘的开发迭代上,有了主动权,根据自身车辆的特点和用户群体,进行快速开发迭代成为可能。
而上游玩家在这里的角色,就变成了单纯的硬件供应商。
这也是为什么,包括特斯拉、蔚来在内的主流厂商,都在自研底盘域控制器的原因。
蔚来是不是技术导向?
相比于小鹏理想,蔚来更鲜明的标签,向来是服务、高端,虽然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经常在各种场合强调蔚来的研发能力,但依然无法改变在技术实力常常被忽视的现状。
一方面,人们总是把蔚来归入造车新势力,但另一方面,蔚来到底“新”在哪?好像从来没人能说清楚。
至少蔚来想通过ICC证明自己比起售后,更多新在技术。
但智能车是一个庞杂的工程,软件、算法、控制器、网联…ICC在智能汽车技术栈中算底层,但不是核心。
所以要弄清蔚来到底是车界海底捞,还是硬核技术主机厂,需要重新梳理一遍蔚来的技术实力。
智能车赛道,技术能力体现最核心的领域,大的部分有两个:三电系统和智能驾驶。
三电系统,蔚来的研发领域几乎覆盖整个产业链。
早在2015年成立不久之时,蔚来就在南京出资设立XPT蔚来驱动科技,专注于电机、电控硬件的研发生产,包括蔚来866系列车型,以及之后的ET7、ET5的电机电控,都出自蔚来南京工厂。
核心技术成果上,蔚来自研的三合一EDS电驱动系统,在这个电驱系统上使用了国内首个铜转子技术。
电池领域,以换电为标签的蔚来,布局和成果在造车新势力玩家里,比较突出。
2021年9月,蔚来汽车推出全球首个量产的三元锂/磷酸铁锂的混合电池包。
此外蔚来还在去年1月发布混合固态电池,官方披露的信息是,电池包容量150度,能量密度为360Wh/千克,搭载在ET7上单次充电续航可以达到1000公里。
此前蔚来的电芯还是由外部供应商供应,不过最近,蔚来在电芯方面有了新布局:
据李斌不久前在分析师会议上披露,蔚来已经组建了超过400人的电池研发团队,主要研发领域,电芯是重点之一。
而蔚来自研自造的电池,会在2024年搭载到其定价20-30万元的中高端新品牌车型上。
之前蔚来在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提交的审批文件,也证实具体的动作早已经展开。
所以综合来看,在三电领域,从电机到电控再到电池,蔚来都已经实现自研自造的能力,对比之下,能达到这一标准的主机厂,也只有特斯拉、比亚迪和蔚来3个玩家。
上半场“电动”竞速,蔚来领先。
但与三电领域的自研自造相比,蔚来在自动驾驶领域,虽然也一直强调自研,但进程和成果,不那么突出。
蔚来最早建立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在2019年因为难以承受资源投入之重,不得不收缩规模,不少大佬相继离职,“自研”工作也陷入困难。
随后就是大家熟悉的蔚来加入Mobileye阵营,采购全套方案。
此后2020年,从泥潭中走出的蔚来扩建团队,原Momenta算法负责人任少卿、小米澎湃芯片总经理白剑相继加盟蔚来团队。
不过今年上半年,蔚来自动驾驶团队再次陷入人事动荡,先是小鹏自动驾驶产品总监黄鑫入局,不久后蔚来自动驾驶负责人章健勇随即离职。
人事频繁变动的原因,36氪曾报道称,是此前蔚来负责不同领域的多个自动驾驶团队权责有重叠,资源有竞争,所以必须进行整合,提升效率。
但不管是因为什么,蔚来在自动驾驶领域,终究是慢了一步。
蔚来NAD智能驾驶系统,目前还停留在高速场景的NOP领航辅助驾驶上,相比国内其他玩家,小鹏、百度Apollo、华为以及毫末智行,量产的乘用车智能驾驶系统都开始在城市开放道路上密集测试,推送时间也都大致确定。
反观蔚来,似乎还没有什么动静。
蔚来的技术标签被大众淡化,除了“服务业”干得太突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毕竟在智能车时代,自动驾驶已经成了一个衡量技术能力的显性门槛。
如此来看,作为一个被冠以“新势力”的车企,蔚来在技术领域确实有点东西,但核心的智能驾驶,至少在现在,还是慢了一个身位。
不过,蔚来智能化技术硬不硬,似乎毫不影响蔚来车主的忠诚,也不影响蔚来卖车。
那么你觉得对于蔚来来说,制造业和服务业哪个才是它真正的竞争力呢?
热门推荐
-
品敬可视吸黑头仪开启众筹 支持68kPa吸力深彻清洁 高效不伤肤
11月8日,小米有品众筹上架了一款品敬可视吸黑头仪,原价199元,现在众筹只要129元,预计2020... -
优博讯研发的 AIDC 终端开发板通过开源鸿蒙兼容性测评
3 月 1 日消息,优博讯研发的 AIDC 终端开发板近期通过 OpenAtom OpenHarm... -
开发智能电视操作系统进入海外市场,「视若飞」新增OTT运营业务做大屏流量变现
智能电视行业近几年出现多家科技巨头争夺电视大屏这块市场,例如亚马逊推出Fire TV, 苹果推出Ap... -
蔚来这次背刺油车的ICC,到底是一种什么技术
来看看蔚来的ICC智能底盘域控制器到底有啥不同?以及拿下高端、服务2大标签,蔚来真的像李斌无数次强调... -
智能手机市场正式进入到全面屏时代
现在随着手机市场的进化,我们可以看到9月已经成为了各大厂商所必争的月份了。 -
智能手机封装技术,你了解COP吗?
智能手机在2017年迎来了“全面屏”的彻底爆发后,让无数新品在保持身材不变的前提下也获得了更大的视野... -
今天在印度推出的RedmiGo是小米迄今最便宜的智能手机
今天在印度推出的 Redmi Go 是小米迄今最便宜的智能手机。尽管其65美元的价格绝对抢走了该秀,... -
Fitbit Charge2智能手环,让健康从“心”开始
这款产品将健康和智能生活结合在了一起,使用它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便捷。像这款Fitbit Charge2... -
智能门锁即将出世?锤子科技宣布将于4月9日正式发布!
近年来智能产品受到市场的青睐,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手机企业已经开始生态链的构建,而近来频频推出新的智... -
Kindle Paperwhite4 x 梵高博物馆:没见过这么好看的kindle!
Kindle Paperwhite4 x 梵高博物馆,就让它带你去探寻属于你的黄金屋吧。 -
笔记本RedmiBook 14初来乍到,你感觉怎么样?
作为主打性价比的品牌,Redmi推出了很多手机产品,并且评价还都不错。现在也正式的进入了笔记本市场,... -
B&O Beoplay H8 无线蓝牙耳机:只想静静聆听天籁
在音乐的国度里,B&O Beoplay H8 无线蓝牙耳机就是你的最佳拍档。 -
Thinkpad S5黑将:生为竞技,发烧游戏
用实力说话,让Thinkpad S5 黑将伴你度过精彩时光。 -
360扫地机器人正式上市,看看有自动驾驶技术的机器人!
360公司的新产品今年是层出不穷。360为了完善自己的智能硬件产品生产线,增加其深度和广度,在北京发... -
三星Galaxy Watch S4智能手表,潮流出街首选
三星Galaxy Watch S4智能手表,这款手表虽然是常式的圆形表盘,但外形看着却很精致,而且它... -
联想华为5G智能手机谁先发布,还是要看看这项技术
【旗龙网:2018年8月2日消息】最近有关5G智能手机的消息有很多,先是联想说要首发5G智能手机,... -
涂鸦智能亮相世界蓝牙大会,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美国当地时间9月18日至19日,2018蓝牙世界大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会议中心举办。 -
智米智能马桶盖板暖风版升级 支持即热式快速烘干 紫外除菌座圈加热恒温出水
10月30日,小米生态链企业智米科技推出智米智能马桶盖暖风版,零售价1599元,双11上新价1299... -
涂鸦智能“AI+loT”技术,挖掘用户新场景
AI元年,人工智能一路高歌猛进,以技术走进千家万户,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活新时代。 -
质享生活?家庭影院帮你实现
影院级的观影效果,在这一套家庭影院中你可以轻松体验到,这就是你一直在追寻的幸福。 -
荣耀手环4 Running版,运动一触即发!
荣耀手环4搭载一块0.95英寸的AMOLED屏幕,至于屏幕提供给用户的视觉观感也是非常棒的,当然智能... -
东芝官宣:即将发布可运行完整Win10的分体式智能眼镜!
就在3月13日有媒体报道称,东芝即将推出一款智能眼镜产品,其主要面对的客户是企业的用户,是一款名为“... -
百度智能音箱来袭?599元的售价已正式登陆市场!
早在3月份26日的下午,百度联合小鱼在家两个知名品牌在北京召开了发布会,两者共同发布了首款带屏智能音... -
腾讯QQ音乐App 9.0内测:全新界面改版 智能升级
腾讯QQ音乐9.0内测版从4月22日起,开始逐步推送更新,让部分用户提前体验一下全新的改版设计。被邀... -
智能与传统的结合:联想Watch X Plus惊奇来袭!
今天就由叶紫小编十一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于即将全面发售的智能手表联想Watch X Plus的相关消...